EM菌养鸡,山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
时间:2016-11-09 12:56
来源:未知
作者:百益宝em菌 点击:
次
分享按钮
EM菌养鸡,山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
1、收入预测: 以引进1组(50公250母/组)野鸡为例,每只母鸡年产蛋按120枚计算(实际产蛋量要高得多),250只母鸡年产蛋30000枚。种蛋合格率按95%计算,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均按85%计算,则年产野鸡为:3000095%85%85%85%=17502只
EM菌养鸡,山鸡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
1、收入预测:
以引进1组(50公250母/组)野鸡为例,每只母鸡年产蛋按120枚计算(实际产蛋量要高得多),250只母鸡年产蛋30000枚。种蛋合格率按95%计算,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均按85%计算,则年产野鸡为:30000×95%×85%×85%×85%=17502只。饲养3个多月商品鸡可达1.5公斤,目前售价30-50元/只,即使按土鸡价卖,也可卖24元。一年收入:17502只×24元/只=42万元。
养殖野鸡可实现当年建场,当年投产,当年见效。这是普通养殖项目或很多工业项目无法达到的高效益!第二年、第三年扩大再生产,其收入则更是惊人。
①引种款约1万元(以实际价格为准)。②饲料费:每只商品鸡成本7-10元,14585只约需饲料费14万元;种鸡饲料费约1万元。共计17.9万元。③水、电费年开支约1000元。④人员工资:平均每人每年按6000元计,2人共计1.2万元。共计开支20.3万元 。
2、利润:
42-20.3=21.7万元。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还盈利21.7万元,(这还是按产蛋和销售价低计算,实际还要高)投资保险。
二、山鸡销售与市场情况
1、山鸡:“野味之王”、“动物人参”
山鸡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值销,是“野味之王”(野味中味道好),“动物人参”(具有大补功效),早已是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士、新加坡等国家宾馆的热门货, 还是美国国宴上的一道保留菜肴(即招待国家元不可缺少的菜肴)。近几年在广州、深圳、珠海、福州、上海、北京、天津、郑州等各城市也逐渐吃开(接下去将是需求猛增,货少价扬), 在美国一只由10美元涨到18美元,在香港一只由150港币涨到200港币,广州一只70元。从报刊资料和国家有关部门统计,仅前年上海、广州、深圳、惠州、珠海等5个城市需求量达4400万只,实际供应只有200万只,缺口4200万只,而食用山鸡的人还越来越多,由沿海向内地发展,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农村发展,市场巨大,前景十分广阔。——《中国畜牧水产消息报》
2、半数餐馆在卖,六成食客在吃
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近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仍有半数以上的餐馆在经营野生动物,在被调查的223家餐馆中,经营野生动物的有120家。在被访的2195人中,有60.9%的人吃过野生动物。野味销量之大,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有关专家据此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条款,提高野生动物养殖业发展水平。——《福建日报》
3、吃野味现象愈演愈烈
去年9月,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在全国部分城市进行“食用野生动物状况”调查,尽管68.2%的市民认为吃野生动物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但滥吃野生动物的现象却愈演愈烈,其目的是追求阔气,高级享受和滋补作用。——《每月文摘》
4、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是振兴大农业的战略举措
农庄技术专家正在实验室进行病菌防疫研究特种养殖在八五或或期间,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说明效益惊人),现全国各地资产超过100万的特种养殖场(养殖品种约70个)已发展到达万家。实践证明,特种养殖业的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发展高效农业探出了一条新路。国此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培植在去年11月25日给国务院及中央办公厅上报了《大力发展》的报告,副总理姜春云11月29日为报告作了重要指示: 意见很重要,应当提倡,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望农业部排上议事日程,并抓紧向我提供一份典型材料。报告指示: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特种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应动员千家万户就地开发利用发展。如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有、人参、山鸡、狐等。如将特种养殖等产品拿去出口创汇,不知要优于一般农产品出口价的多少倍,因此我建议国务院、农业部并责成各级政府,要十分重视特种养殖业的发展。贫困地区的农民如果老是靠在土地里种庄稼,是永远致不了富的,而发展特种养殖业就可以达到加快脱贫致富的目的,贫困县应率先进行养殖,每个点安排1~3个品种进行规模养殖。特建议总理和主管副总理大力提倡,相信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倡导下,特种动物养殖业一定会健康发展,并为振兴农村经济做出实质性贡献。
百益宝公司主营百益宝EM菌种、EM原液、绿苗壮种植专用菌液和菌种、净源环保除臭菌液和菌种、饲料发酵剂,渔宝水产专用菌,发酵袋,农资产品等
(责任编辑:百益宝) |
分享按钮
------分隔线----------------------------
豫ICP备12019590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