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益宝EM菌|发酵剂|发酵床|饲料发酵剂|有机肥发酵剂

百益宝em菌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 > 技术资料 > 养殖技术 >

EM菌养鸡,山鸡的养殖技术之繁殖

时间:2016-11-09 12:58来源:未知 作者:百益宝em菌 点击:

分享按钮

EM菌养鸡,山鸡的养殖技术之繁殖 山鸡的养殖技术之繁殖 1.性成熟晚,季节性产蛋 雉鸡生长到10月龄左右才达到性成熟,并开始繁殪。雄雉鸡比雌雉鸡晚1个月性成熟。在自然环境中,野生雉鸡的繁殖期从每年2月份到67月份,雉鸡的产蛋量即达到全年产量90%以上。在人工养殖环

EM菌养鸡,山鸡的养殖技术之繁殖
     
1.性成熟晚,季节性产蛋 雉鸡生长到10月龄左右才达到性成熟,并开始繁殪。雄雉鸡比雌雉鸡晚1个月性成熟。在自然环境中,野生雉鸡的繁殖期从每年2月份到6—7月份,雉鸡的产蛋量即达到全年产量90%以上。在人工养殖环境中,产蛋期延长到9月份,产蛋量也较野生雉鸡高。人工驯化后的雉鸡性成熟期可提前。美国七彩雉鸡4—5个月就可达到性成熟期。

2.配种 野生状态下雉鸡在繁殖季节以1雄配2—4雌组成相对稳定的“婚配群”,每年2—3月开始繁殖,5—6月是繁殖高峰期,7—8月逐渐减少,并停止。人工养殖的雉鸡要掌握适时放对配种。
 

山鸡养殖


   
3.产蛋 野生状态下,雌雉鸡年产蛋2窝,个别的能产到3窝,每窝15—20枚蛋。蛋壳色为浅橄榄黄色,椭圆形,蛋重24—28克,纵径25—32.5毫米,如窝蛋被毁坏,雌雉鸡可补产第二窝蛋。在产蛋期内,雌雉鸡产蛋无规律性,一般连产2天休息1天,个别连产3天休息1天,初产雌雉鸡隔天产1枚蛋的较多,每天产蛋时间集中在上午9时至下午3时。

4.就巢性 野生雉鸡有就巢性,通常在树丛、草丛等隐蔽处营造一个简陋的巢窝,垫上枯草、落叶及少量羽毛,雌雉鸡在窝内产蛋、孵化。在此期间,躲避雄雉鸡,如果被雄雉鸡发现巢窝,雄雉鸡会毁巢啄蛋。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要设置较隐蔽的产蛋箱或草窝,供雌雉鸡产蛋,同时,可以避免雄雉鸡的毁蛋行为。


1.种雉鸡的选择

建立优良的种雉鸡群,其前提条件是必须按照育种目标的要求,选择符合要求的雌雄雉鸡组成种雉鸡群,经过严格的选择加上科学合理完善的饲养管理,使雌雄种雉鸡达到良好的繁殖性能,使其优良的遗传潜力得以充分的表现。
 
(1)根据体型外貌特征和生理特征选择 所选择的种雉鸡必须具备本品种的明显特征,发育良好,体质健壮。雌雉鸡:体型大,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活泼好动,觅食力强,头宽深适中,颈长而细,眼大灵活,喙短而弯曲,胸宽深而丰满,背宽、平、长,羽毛紧贴身体,有光泽,羽毛符合品种特征,尾发达,静止站立时尾不着地,羽毛紧贴身体有光泽,羽色符合品种特征。肛门清洁,松弛而湿润,腹部容积大,两耻骨间和胸骨末端与耻骨之间的距离均较宽,产蛋量高,产肉性能好。 雄雉鸡:身体各部匀称,发育良好,脸鲜红色,耳羽簇发达直立,胸部宽深,背宽而直,颈粗,羽毛华丽,而符合本品种特征。雄性特征明显,性欲旺盛,两脚距离宽,站立稳健有力,突出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

(2)根据记录成绩选择 主要指标为早期生长速度、体重、胸宽、趾长、趾粗及屠宰率。肉用雉鸡要求早期生长速度越快越好,饲养期短,资金设备周转快,饲料报酬高,经济效益大。肉用雉鸡体重越大,产肉越多,屠宰率也愈高,胸宽,趾长、趾粗的雉鸡体型较大。肉用雉鸡的肌肉品质也很重要,应具备鲜、香、嫩等特点。肉品质与生长速度呈负相关,生长速度越快的雉鸡,相对而言,肉质风味略差。除考虑以上各项指标外,还应选择有关繁殖力指标:产蛋量、蛋重、受精率、孵化率、育雏率、育成率等。

2.种雉鸡的配种技术

(1)放配年龄和种雉鸡利用年限 适宜的配种合群时间:经产雌雉鸡群在4月中旬,初产雌雉鸡群在4月末放入种雄雉鸡,但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方各地区雉鸡进入繁殖期的时间早晚相差达1个月。雉鸡进入配种合群时间也不同,所以应在正式合群前,试放一两只雄雉鸡到雌雉鸡群中,观察雌雉鸡是否进入繁殖期。也可根据雌雉鸡的呜叫、红脸或做巢行为来掌握合群时间。据经验,配对合群时间应在雌雉鸡比较乐意接受配种前5—10天为好,如果合群过早,雌雉鸡没有发情,而雄雉鸡则有求偶行为,雄雉鸡强烈追抓雌雉鸡,造成雌雉鸡惧怕心理,以后即使发情,也不愿意接受配种,使种蛋受精率降低。合群过晚,则因雄雉鸡间领主地位没有确立而产生激烈争斗,过多消耗体力,精液质量和受精率受到影响,同时,雌雉鸡群也因惊吓不安而影响产蛋率。 成年种雉鸡达到性成熟后即可用来配种,雉鸡用于配种年龄:驯养代数少的雉鸡一般为10月龄,美国七彩雉鸡为5—6月龄。 生产中一般留1年龄的雉鸡作种用于交配、繁殖。繁殖期一过即淘汰。但生产性能特别优秀的个体或群体,雄雉鸡可留用2年,雌雉鸡留用2—3年。美国七彩雉鸡一般利用2个产蛋期。

(2)雌雄配比要合适 雉鸡的雌雄配比对种蛋受精率的影响很大。如果雄雉鸡比例高,不仅浪费饲料,踩坏雌雉鸡,而且会因争偶斗架而影响雉鸡群安宁,雄雉鸡伤亡较多,影响配种效果,如比例过低,发情的雌雉鸡容易被漏配,也会影响受精率。雉鸡的雌雄配比一般为6—8:1,可达佳受精效果。在开始合群时,以4—5:1放入雄雉鸡,配种过程中随时挑出淘汰争斗伤亡和无配种能力的雄雉鸡,而不再补充种雄雉鸡,维持整个繁殖期雌雄比例在6—7:1。尽量保持种雄雉鸡的种群顺序的稳定性,减少调群造成斗架伤亡。

(3)保护“王子雉”,设置屏障 雌雄雉鸡合群后,雄雉鸡间发生强烈的争偶斗架,此过程称为拔王过程,经过几天的争斗,产生了获胜者“王子雉”。一旦确立了“王子雉”后,雉鸡群就安定下来,“王子雉”多为发育好,体型大的雄雉鸡。为了提高受精率,要注意保护“王子雉”,树立“王子雉”的优势,以控制群中其他雄雉鸡之间的争斗,减少伤亡。保护“王子雉”不要随意往雉群中加入新的雄雉鸡,以免破坏已建立起来的顺序,引起新的拔王争斗。同时也不要轻易捉走“王子雉”。为避免“王子雉”控制其他雄雉鸡之间的配种而影响受精率,可以在配种运动场设置屏风或隔板,遮挡“王子雉”的视线,使其他雄雉鸡均有与雌雉鸡交尾的机会,增加种蛋受精率;同时,“王子雉”追赶时,其他雄雉鸡有躲藏的余地,减少种雄雉鸡的伤亡。简便的方法是用大张的石棉瓦横立在圈舍中,每100平方米3—4张即可。

(4)防暑降温 每年6月下旬以后,天气开始炎热,雉鸡性活动下降,交尾次数减少,种蛋受精率下降,此时,应采用遮荫,地面喷水降温措施,增加饲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及添加一些抗热应激药物,以提高种蛋受精率。


3.配种方法

(1)大群配种 在较大数量的雌雉鸡中按1:5的比例放入雄雉鸡,任其自由交配,每群雌雉鸡在100只左右为宜。繁殖期间,发现因斗殴伤亡或无配种能力的雄雉鸡随时挑出,不再补充新的雄雉鸡。目前,生产场基本都采用这种方法,其管理简便,节省人力,受精率及孵化率较高,缺点是这种配种方法系谱不清,时间长了易造成近亲繁殖,种质退化,应定期进行血液更新。

(2)小群配种 就是以1只雄雉鸡与6—8只雌雉鸡组成“婚配群”,放养在单的小间或饲养笼内,雌、雄雉鸡均带有脚号,这种方法常用于家系繁殖制种,管理上比较繁琐,但可以通过家系繁殖,较好地观察雉鸡的生产性能。育种工作中经常应用此法。

(3)人工授精 可以充分利用优良种雄雉鸡,对提高和改良品种作用很大,据报道,雉鸡人工授精,受精率可达85%以上。

 

本文由郑州百益宝官网(http://www.baiyibaoem.com/)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百益宝公司主营百益宝EM菌种、EM原液、绿苗壮种植专用菌液和菌种、净源环保除臭菌液和菌种、饲料发酵剂,渔宝水产专用菌,发酵袋,农资产品等
(责任编辑:百益宝)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按钮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豫ICP备12019590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