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仔鸡饲养中死后剖检的重要意义
预防疾病和减少死亡是鸡场兽医及饲养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大型鸡场或养鸡大户中,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从速控制疾病,减少死亡造成的损失是极为重要的。
一、剖检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死后剖检就是在动物死亡之后为搞清疾病或死亡原因而对其体表和各脏器作彻底检查的方法,也是诊断和防制疾病十分重要的步。动物脏器和组织病原体的反应范围是有限的,许多疾病从外表上看都十分相似。因此,除肉眼直接观察外,有些病例还需借助实验室培养、切片观察等,以判明其特定的病因。但有些常见病、多发病,一经剖检基本上能定性,然后再了解其饲养管理情况,观察鸡舍、饮水、垫料、通风等小环境综合判断。实验室诊断对于解决疑难病症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在剖检具体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有条不紊,死鸡应妥善处理,在鸡场附近剖检时,工作场所一定要挖坑深埋或焚烧,用具要彻底清洗消毒。同时要注意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
一周龄雏鸡死亡原因及病变生长早期的若干死亡原因是比较容易判别的。脱水,常见于雏鸡出壳后没有及时补足水份,加上育雏室温度较高或白痢病死亡的雏鸡。剖检可见,体重较轻,腿部皮肤干燥而色深,肌肉干燥而色暗红。
脐炎和卵黄囊感染,表现为脐部结痂,胸腹部肌肉水肿,卵黄吸收不全,卵黄囊呈液状,色红、黄或绿,气味恶臭。胸腹腔内有腐败的液体,体腔内部广泛发炎。
曲霉菌病,活鸡感染该病可引起费力的张嘴呼吸。感染鸡死后剖检病变主要在肺部和气管、气囊,可见到暗灰色菌丝,气管中有淡黄色渗出物,肺部有针尖到小米粒大的黄白色结节。
三、二至四周龄之间死亡原因及病变
多数肉鸡可在2-4周龄之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感染后,三天开始发生死亡,由轻度向中等程度增加,5-7天达到死亡高峰。死于感染的鸡,呈严重脱水,胸肌、腿肌、股部、翼部肌肉有出血斑点。病鸡法氏囊先肿大后萎缩,囊内有时有果酱样或干酪样物。肾脏苍白肿大、粪便呈白色液状。
猝死综合征,又称暴死症,多发于2-4周龄左右体大而健康的鸡,体重超标,突然死亡,死后呈明显仰卧,两脚朝天的姿势。结合剖检内脏器官无明显病变,排除传染性和中毒性疾病之后,可作出诊断。
(责任编辑:百益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