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服务支持项目 (农机)任务指南一、任务目标 围绕创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有较好基础的 粮棉油糖主产区域,以突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为重点,因地制宜开 展试验示范,创新集成区域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 质、高效发展。 二、任务内容及实施区域 (一)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 1.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集成示范水稻规模化育插秧、水稻机插侧深施肥、 秸秆还田、高效植保以及烘干等机械化技术,同时重点在北方稻区开展钵育摆栽机械 化技术示范,在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开展再生稻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双季稻区开 展晚稻中大苗机插秧育秧、杂交稻精量播种育苗等技术研究与示范,在西南稻作区适 当开展水稻轻简化生产技术试验示范。 2. 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集成示范玉米秸秆处理、免少耕与精量播种、高 效施肥与植保、籽粒收获与烘干等机械化技术,同时重点在东北、华北春玉米区开展 深松联合整地技术,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开展青贮收获机械化技术示范,在西北春玉米 区开展密植高产栽培与水肥药一体化滴灌技术示范。 3. 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集成示范小麦秸秆处理、精少量播种、高效植保、 低损收获与烘干等机械化技术,同时重点在黄淮海两熟区开展秸秆全量周年机械化还 田技术集成与示范,在北方小麦主产区开展秸秆覆盖条件下小麦少免耕播种技术示范。 4.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围绕“地膜覆盖+配方施肥+脱毒良种+药剂拌 种+统防统治+机械化耕作”的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技术模式,重点示范起垄覆膜播种覆 土、水肥一体化、高垄高密种植、高效植保、分段收获等机械化技术,以及深松整地、 杀秧和残膜捡拾回收等机械化技术,同时开展马铃薯捡拾和种薯切块机械化技术研究 与示范。 5.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重点在西北内陆棉区开展加装卫星导航系统的精 量播种、高效精准施药、残膜回收及秸秆处理等机械技术集成示范,进一步完善机采 棉种植模式,在黄河流域开展机采棉种植模式、精量播种、精准施药、机械采摘和秸 秆处理等技术集成示范,在长江流域开展机采棉种植模式、棉籽中小型精量播种、棉 苗钵体移栽、精准施药施肥、机械采摘和棉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等技术集成示范。 6. 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集成示范油菜秸秆还田处理、高效精量播种、航 空施肥施药、高效低损收获等机械化技术,同时重点在稻油轮作区开展高效育苗移栽 机械化技术示范,在北方春油菜区开展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施肥施药技术示范。 7. 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重点在黄淮海区开展麦茬花生免耕洁区播种、全 喂入捡拾摘果联合收获、半喂入联合收获和秧果兼收等机械化技术示范,在东北、西 北产区开展全喂入捡拾摘果联合收获、半喂入联合收获和秧果兼收等机械化技术示范, 在南方丘陵山区开展轻简型花生收获机械化技术示范。 8. 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重点在北方产区开展深松整地、玉米茬大豆种床 整备、大垄分层定位施肥、精量播种、联合收获及秸秆处理等机械化技术,在黄淮流 域产区开展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栽培、高效植保、低损失高品质联合收获及秸秆处理 等机械化技术示范,在南方产区开展基于小型多功能底盘的机械化耕整地、播种、收获技术示范。 9. 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在广西重点开展蔗地深耕深松、中耕培土、高效 植保、蔗叶粉碎还田、宿耕蔗破垄施肥地膜覆盖、以及以高效机收为的大小行距 种植和以山地丘陵地区小型联合机收或分段式机收为的等行距种植机械化技术 示范,在广东、云南重点开展“中大马力段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运输车”系统和 “小型联合收割机或分段式割铺机+运输车”系统的种植机械化技术示范。 10.牧草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重点开展深松整地、免耕播种、割草压扁调制、 摊晒搂集、打捆包膜等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 11.露地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重点开展耕整地、撒施肥、育苗移栽与精量 直播、田间管理、收获、田园清洁和废弃物处理等机械化技术集成示范。 (二)集成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以推动主要作物周年生产经济高效和绿色发展为目标,通过全程机械化试验示 范,优化机械化生产工艺路线和装备,集成品种、农艺、装备、服务等生产要素, 总结形成当地主推的提质增效型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推 广与生产经营方式融合,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服务主体,培养一批熟练掌 握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能手,确保形成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实用性强,可复制、可 推广、可持续,辐射带动周边同类地区加快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 由省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或具备试验示范经验和管理能力的省级事业单位 申报,负责本辖区内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包括试验示范重点作物种类布局、生产 示范区的选建、组织实施、资金使用等。 (二)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应根据本省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工作方案,结合各作物,合理布局 选建生产示范区。申报单位具备相应的技术支撑能力和组织保障能力,财务管理制 度健全规范。 2.选建的生产示范区优先安排在农机化发展基础好、有创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 程机械化示范县潜力的粮棉油糖主产县;当地政府对农机化工作重视,农机化管理 和推广机构健全;有一定数量的规模种植户和较强全程机械化作业能力的农机服务 组织。 3.每个生产示范区可以选择一种或多种主要作物开展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原 则上要求选择单季种植面积≥25%县域耕地面积的作物,或单季种植面积10万亩以 上的作物。适宜地区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应包含保护性耕作技术内容。 四、资金规模和使用方向 (一)资金规模 各省应根据项目任务内容进行申报,结合推动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提出2018 年拟建示范区数量、面积、地点及作物名称,涉及的作物种类重点向粮食作物倾斜, 同时兼顾经济作物。原则上除水稻、玉米、小麦之外,还应至少包含马铃薯、大豆、 油菜、棉花、甘蔗、花生或牧草、露地蔬菜中的一种。每省可申报项目资金100万 -300万元,申报资金总额应与拟完成的示范面积相匹配,原则上粮食作物全程机械 化生产示范区每完成1万亩示范面积、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区每完成5000 亩示范面积,可使用项目资金30万元左右。 (二)资金使用有关要求 项目资金主要用于项目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主要包括: 一是薄弱环节作业补助。对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应用给予农机作业补助。 二是物化补助。 对示范区开展全程机械化示范过程中购买种子、化肥、秧盘等生产资料给予补助。 三是为项目实施而开展的专家咨询指导、技术培训等所需的支出,以及示范推广过 程中临时聘用人员所发生的劳务支出。四是项目实施所必须的培训教室、培训设备、 技术现场演示用地及先进适用机具租赁补偿等支出。委托业务费和差旅等其他费用 视实际需要合理支出。项目资金使用方向参见项目申报书经济分类明细表。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厉行节约的有关规定,一律不得列支地方管 理费、“三公经费”(即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会议费、培训费和其他交通费用、办公及福利补助等方面支出。中央财政资金实行 专款专用,不得用于购买农机具,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不得超标准超范围开支。 五、申报程序及相关要求 (一)各项目申报单位应按照农业部有关财政专项管理办法和本项目指南的要 求,认真编制项目申报书,特别要针对制约本地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关键薄弱环节, 重点阐述拟试验示范的主要装备技术、配套措施和解决方案。为提高项目支出预算 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各项目申报单位要依照项目资金的支出标准、 具体用途和经济性质等,合理测算、科学编制项目支出经济分类预算。 (二)我部根据2018年财政专项预算情况,结合各省申报书评审结果,统筹研 究确定各省项目资金额度、示范作物及面积等。 (三)提交选建的生产示范区所在县域区划图及示范区域位置示意图。 (四)各省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认真编制项目任务申报书,通 过农业部部门预算项目管理系统进行网上申报,申报成功后从系统中下载打印纸质 申报书,以财(计财)字文件报送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3份),并发送电子邮件至 njhsglc@agri.gov.cn。项目申报时遇到问题可与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生产 管理处联系。 邮寄单位: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生产管理处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1号 邮政编码: 100125 联 系 人:吴 迪 张 园 联系电话: 010—59191605 59198628 (责任编辑:百益宝) |